就愛看電影

目前分類:《俠女》 (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正如我標題所說,胡金銓的《俠女》的確顛覆了不少對傳統女性和俠客的印象。

這部片是從《聊齋誌異》取材、改編,內容不同於傳統的是,從前俠士較多見,而俠女的描寫則是少之又少,還有劇中女主角為了報答其養母之恩,於是不拒絕男主角的挑逗,和男主角未婚就發生關西而生育一子,隨後飄然離去,與以往傳統婦女的道德觀相差甚遠。

amazing300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俠女」這部電影原是改編自「聊齋志異」,雖然我並沒有看過聊齋,但是印象中聊齋多是講述鬼怪的故事。不過俠女這部電影並沒有出現任何妖怪,只有刻意做出來的鬼怪效果的聲音。

  我覺得開場的數分鐘最為特別,這段時間裡並沒有任何對白,全都是以景色渲染與一些人物的動作,再加上那種緊湊的音樂,似乎一切都在蓄勢待發,故事便緩緩的展開。

笨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開啟台灣電影武俠片風潮的,應該就是胡金銓導演了,課堂上所看到的<龍門客棧><俠女>都是廣受好評的,尤其<俠女>是繼龍門客棧之後的一大劇作,因此我挑選了<俠女>作為主要觀賞的影片。

胡金銓導演,一樣是個對於細部道具很講究的導演,主角所穿戴的服裝道具皆很符合該劇的時代背景,很難在片中找到不服時代背景的物品,雖然我們可能對於什麼樣的時空背景應該要有什麼樣的裝扮不一定十分瞭解,但如果片中所有道具都是對的,那麼我們看起來也就會覺得理所當然。

purplely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選擇觀看的是《俠女》,《俠女》在坎城影展拿到技術大獎。《俠女》本身的故事跟《龍門客棧》相當的雷同。故事一樣發生在明代。忠臣楊漣之女﹝徐楓 飾﹞和其部屬遭到東廠的追殺,一路逃亡,隱身在靖虜屯堡。徐楓與書生顧省齋﹝石雋 飾﹞有一段很像聊齋故事的露水姻緣,之後兩人和楊漣舊部一起成功抵抗東廠的追殺。影片最後,徐楓跟隨屢屢出手相救的法師隱退山林。

大家都知道《俠女》中的竹林打鬥戲已經成為武俠片的經典片段,我個人也很喜歡的是在靖虜屯堡和東廠番子大戰的那一場戲。石雋在靖虜屯堡設下空城計,裝神弄鬼,攻心為上,設下種種機關,即使敵眾我寡,最後還是成功殲滅東廠番子。影片中營造的「鬼」氛圍,加上假人道具,會發射弓箭的努砲車,不得不佩服胡導的設計精妙。其實在胡導的《龍門客棧》裡已經有了這種點子,在客棧裡設計巧妙的機關,用線引導,等敵人一開門,種種暗器激射而出,殺的敵人措手不及。在《俠女》裡,這種機關更加的升級,場面更浩大,加上黑夜襯托詭譎的氣氛,這場戲讓我看得大呼過癮。靖虜屯堡之戰結束在東廠領頭血濺忠臣楊漣的靈位上,血淋淋的畫面,令人心驚。和《龍門客棧》不同的是,《龍門客棧》結束在東廠太監曹少欽被斬首,頭顱飛落的畫面,《俠女》似乎還有一些東西要訴說。《俠女》的後半部,胡導開始想要詮釋佛教的思想,冤冤相報何時了,東廠的追殺似乎是無止盡,復仇也是無止盡,何不放下屠刀,歸隱山林。片中常常有「佛光」的鏡頭,營造出佛陀的意象,度化仇恨。這讓我聯想到金庸《天龍八部》裡的枯瘦僧人,一手抓著慕容博,一手抓著蕭遠山,凌空飛去,兩人遁入佛們,化解血海深仇。或許這就是胡導心裡的武俠世界,除了報仇雪恨之外,應該還要有更深入的思考,我想,這就是胡導的武俠片能夠與眾不同的原因。

hankyt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在胡金銓導演所導的這部「俠女」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熱血沸騰的當然是竹林中的打鬥那段,

雖然有很多拍攝技巧不如現代動作片,也有許多動作不自然造成有點古怪的情形,但是從煙霧的製造

謝家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胡金銓出身於書香世家,小時候受李善基(為民國小說家北派四大家之一)之薰陶,從此,熱衷於武俠。他進入電影界成為著名武俠導演的歷程非常的有趣:因為家教學生的父親為電影公司的老闆而從事電影廣告事業,接著擔任演員(曾得最佳男配角),因緣際會下協助李翰祥拍攝<梁山伯與祝英台>(擔任副導),最後因李翰祥幫他策畫<玉堂春>而開啟他的導演之路。

<俠女>是民國59~60年的作品,時為戒嚴時期,束縛了電影製作,題材的選取非常的重要。或許是時機;也或許是小時深藏在胡金銓內心的武俠故事,胡金銓主要拍攝武俠劇(同時期李行拍攝愛情片),也因武俠劇揚名國際。

大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影評人論及胡金銓導演的作品風格,總是不忘其嚴謹的態度和細膩以至於吹毛求疵的龜毛性格,正因為如此,長時間的細緻拍攝總讓他吃盡苦頭,卻也將許多關於技術、藝術的獎項一一囊括,其對電影的態度,是強調藝術作品的完美呈現,而非商業性的取向,時至今日,其執導的作品,仍舊是極為經典的藝術成就。

  「俠女」一片,清楚地顯示胡金銓導演的執導風格之作品,堪稱為經典中的經典。此片劇本改編自清代蒲松齡《聊齋誌異》,歷時3年餘才完成之作品,光溪頭竹林中的打鬥段,就花了將近一個月時間拍攝;又為了等蘆葦變長,因而停拍等待了數月才又開拍,從這些點便可窺得胡導對藝術的堅持。

cathy5123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