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愛看電影

目前分類:«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我所看的電影是楊德昌導演與陳博文剪接師合作的電影之一<<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楊德昌導演被公認為「台灣新電影」重要先驅之一,他以其特殊的敘事風格,及對現代都市中人們深刻的觀察,獲得國際許多獎項的肯定。2000年的《一一》,為他奪得至高榮譽的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成為目前為止,唯一獲得這項殊榮的台灣籍導演。而陳博文剪接師剪接過超過150片作品,聽過他到學校的演講,才知道剪接也是一門大學問,學到不少。

 

cl4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說到"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這部電影,首先映入腦海的無非是那首貓王 Elvis Presley的Are You Lonesome Tonight,後來歌中的一句台詞甚至成為電影的主題曲。從阿茂掛滿一房間的貓王海報、張娟在冰果室所演唱的歌、甚至是小四在牢裡的時候阿茂絞盡腦汁要運進去的錄音帶,都可以看出Are You Lonesome Tonight的重要性。而後若當我們上網搜尋"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將會發現其實在動盪的民國五零年代確實有發生過那樣真實的一案件。當時的楊導正就讀建中,也許是因為當時的記憶深刻,也也許楊導想帶著我們重回那樣壓抑、破碎、凝滯卻又瘋狂的年華,紀念那一代人曾有過的稍縱即逝的青春。

"剪輯是一項讓人樂在其中的工作,就像在拼圖把拍出的內容一點點拼湊完成,是一種享受和收穫──李安"如果說導演是個建築師,那剪接師就是土木技師,將導演所提供的素材與藍圖以最美好的面向呈現在觀眾面前。片長四小時的牯嶺街,有幫派、有學校;有警察、有護士;有外省人、有本省人有體制下的升學主義、也有方萌芽的愛情,在種種矛盾與和諧中,除了導演要對影片想表達的主題有明確的想法,對片場的一切有強大的領導力,剪接師要如何從而瞭解導演的想法,在幕後做影片的最後一道加工,便是考驗剪接師功力的一大關卡。

sa099187535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先談談我在聽完陳博文座談會後的感想,原來剪接師是這麼重要的一個角色,儼然就是另一位幕後導演,拍攝時的母片與最後的成品,根本就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作品,一個好的剪接師真的是可以讓一部影片加分許多,甚至起死回生。也難怪陳師傅說「一個好的剪接師是需要與導演溝通的」,要是沒有互相了解彼此的想法,恐怕出來的東西根本就會變成四不像了吧!好的剪接師可以幫助導演再一次檢視影片的瑕疵,把不好的地方隱藏起來,可以控制影片的節奏,掌握觀眾的情緒,最後情緒爆發的那一刻,相信是最令人開心的。我雖然不像陳師傅有那麼豐富的剪接技巧與經驗累積,不過之前帶營隊時,每次在最後都須要有一部感人的回顧影片來賺人熱淚,但剪接這項工作帶給我的感覺真是累人又煩瑣的一件事,真的就像陳師傅說的,一個四分鐘的影片會花上你一整天的時間來作整理,不過最後享受的是,觀眾臉上的表情變化與情緒起伏,這就是成就感啊!

 

小鱷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其實很早就對這部電影感興趣,要看到相當不容易(國內好像沒版權?)更對這部影片的片長(四個小時)感到不可思議,對於這一次學校能夠放映,覺得很幸運。楊導果然是像老師所說的,他老是走在觀眾的前面,跟得上的你就跟,跟不上的你可要加緊腳步,用力追,這部四個小時的電影是最好的例證(他根本不管觀眾坐不坐的了那麼久。)

        幸好楊導將故事說得很好看,也很容易懂,這四個小時也不怎麼漫長了(Honey和貓兒的串場也功不可沒)。楊導成功刻畫了戒嚴時代的氛圍,點出了在那個時代下的人們,不得不向環境妥協的無奈。影片主軸在小四(張震 )和張父(張國柱 )如何在時代的浪潮裡,逐漸轉變的過程,只是這樣的轉變,無疑都是一場悲劇。

hankyt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