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970  《家在台北》(Home, Sweet Home)

導演:白景瑞

台灣第一位留義(義大利)的電影人,回國後引進歐洲新電影理論,促進台灣電影的新思潮,同時並引進許多新的設備使台灣電影技術更上一層。

1965年歐洲的寫實新電影興起,中影變相提倡《健康寫實電影》,高喊:「寫實並非只能暴露黑暗,同樣也可拍出溫暖人心的人情味。」經典的健康寫實電影有--《蚵女》、《養鴨人家》等,屬技巧性的政策性電影(時屆白色恐怖時期)。《家在台北》仍保有健康寫實電影之感:偏重健康部分主角回國參與建設等。其「過分簡化的悟道歷程」、「正反是非得截然劃分」,顯得不那麼真實。

片中,一開始利用多個分割畫面約略介紹整部片的人物,飛機上:留美回國的四組人科技新貴:夏之雲和如茵,何範、冷露、事業有成的吳大任和一位留美女子;機場:家人接機。飛機上,吳大任和一位陌生女子聊天--女子出國兩三年,想回國試試有沒有出頭機會,對吳博士留洋十年未曾回家感到疑惑(伏筆)

雖然一開始,劇情集中在夏家上,最後的重心轉成冷露和吳大任的故事,之前的劇情成為伏筆、對照。

夏之霞一心想出國,原因出於崇洋媚外之心和未知的抱負。與風流的何範結婚,拋棄心愛的男友  v.s  冷露早期為了追求成功,拋棄王薄與趙老闆到美國發展,最後後悔仍想念在台灣的一切

最後夏之霞在機場跟前男友說:「我不知道我什麼要離開你,去美國了……」

 

汪父極力湊和汪娟娟和何範,他認為非自由戀愛也很好,結婚不一定要自由戀愛  vs  吳大任和淑媛得自由戀愛婚姻

 

王薄對冷露說:「你變了。」「到美國,好的不學,盡學壞的回來。」 v.s  丁遲對大任說這十年你變了,你以前的熱情不在。

        (原本冷露和大任都覺得是另一方的錯,冷露覺得王薄不再愛他;大任嫌淑媛老氣、骯髒等。)白景瑞藉此賦予留洋人士負面觀感。

 等許多對照與伏筆暗藏,每段劇情看似無關其實不然。

 

我覺得片中最有趣的是,丁遲(大任的好友)和大侃(大任的弟弟)各自為了不同的目的,各有目的的設計,最後使大任與淑媛重修。在大任和淑媛坦白這次回台的目的後回家躲在房間,早已知情的大侃偉大嫂抱不平,故意叫小凱安慰母親,與母親一同在房裡大哭,藉此讓父親明瞭一切,當父親大發雷霆時,大任有一短暫的嘴角上揚;丁遲則為了讓大任留下幫忙建設曾文水庫,利用淑媛(其時也幫助她)將大任留在台灣,所以當他知道大任不去美國時,馬上說出我去聯絡總工程師,讓我會心一笑。

 本片頭在機場,片尾也在機場,相互呼應,不同的是這次除了何範和夏之霞之外,大家都決定回家,台北。

《家在台北》在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利用分割畫面,在當時是非常困難的技術,就連沖洗底片也要至日本才可。另外,用大量配樂替代對話,增加了節奏感。

看完後,我還蠻喜歡的,推薦大家欣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ovieHolix 的頭像
    MovieHolix

    電影賞析@@清華

    大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