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李行,本名李子達,1930520日生於上海市,祖籍江蘇武進。年輕時即對戲劇極為著迷,在就讀蘇州國立社會育教學院藝術教育系戲劇組時,便參與過曹禺名劇《雷雨》的排練。1948年遷台,進入省立師範學院(現國立師範大學)就讀,加入話劇社,參加演出及導演,並時常參與校外職業劇團與電影公司的演出。畢業後入伍接受第一期預備軍官訓練,結訓之後在省立師院附屬中學教了一年書。1954年,任自立晚報文教影劇記者,期間仍積極參與電影的演出。1958 年,與張方霞、田豐聯合執導台聯影業公司的台語片《王哥柳哥遊臺灣》,為其第一次執導演筒,此片轟動一時,帶動了台語片的喜劇風潮。1958-1962 年,李行拍攝了多部台語片,直至1963年的國語片《街頭巷尾》,結束了李行的台語片時期,開始了他導演生涯中的第一個高峰。

 

由於《街》片成績出色,李行應聘為中央電影公司的導演,並開啟了中影公司之後長達十五年的健康寫實風潮。1963年追隨李嘉聯合執導的《蚵女》及1964年獨自執導的《養鴨人家》,都成為健康寫實電影的經典代表作。1965年的《婉君表妹》、《啞女情深》,帶動了六0年代的第一波瓊瑤小說改編電影的風潮,柯俊雄、王戎從此崛起影壇。1972年的《秋決》,為其構思多年的影片,劇中探討的中國傳統文化、倫理觀、生命觀、時序倫常的哲理內涵及電影美學、手法等,引起社會、文藝界的廣泛討論,曾多次重映,其發人深省的倫理主題,使得此片成為李行最具代表的作品之一。1973年的《彩雲飛》、《心有千千結》、《海鷗飛處》則又帶動了第二波的瓊瑤電影風潮,甄珍、鄧光榮也因為《彩雲飛》而成為風靡一時的青春偶像。瓊瑤愛情電影風潮之後,李行再度回歸鄉土寫實路線,接連執導的《汪洋中的一條船》、《小城故事》、《早安台北》三部影片,連續獲得197819791980年的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創下台灣電影史上至今無人能破的紀錄,達到李行導演生涯的巔峰。綜觀李行四十年導演生涯,走過的足跡都在台灣電影史上留下歷史意義,不論是健康寫實電影、三廳式瓊瑤愛情電影、或是台灣史詩式的電影,他的電影都能居於領導潮流的地位,不同時期都有其影響主流電影的經典佳作,因此李行在台灣電影史上的地位和影響,有著特殊的文化與藝術價值。

 

自八0年代起,李行開始接觸影展事務,此後便不斷地從事促進兩岸電影文化交流。1990年起,李行開啟了台灣電影界第一次率團訪問大陸之行,1992年又與香港導演協會會長吳思遠共同推動「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導演研討會」的舉辦,並首次邀請大陸影人訪台;1993年向新聞局爭取通過首屆「大陸電影觀摩展」,展出《香魂女》、《雙旗鎮刀客》、《秋菊打官司》等八部影片,在台北、台中、高雄放映,同年六月,「台灣電影觀摩展」在北京、成都、南京、上海巡迴放映。 1999年「兩岸電影半世紀-謝晉、李行影展」更促使上海、台北電影資料館永久典藏兩位導演的作品。李行對於促進兩岸交流活動至今仍不遺餘力,繼續參與電影活動盛事,並以電影終身義工自許,為電影奉獻心力。

敘述一位殘疾青年奮發向上的歷程,以尊嚴克服逆境造就美麗的人生,最終乃成為一位生命的勇士,帶給世人艱辛燦爛的榜樣;亦反映當時國家處境,及生命意義的反思。殘疾青年面對重重艱難險阻,以鍥而不舍的精神努力奮鬥,克服命運完成學業,使我有點熱淚盈眶,但這不僅是代表同情,更蘊藏著的欽佩、感動與安慰。因為作者為了生存,為了克服殘缺,他並沒有去當乞丐,去爭取他人的同情和施捨;相反的,他卻靠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做苦工,做買賣來賺取學費,純粹是自力更生。他憑著他的雙手、信心、毅力,迎向一切挑戰。他的可佩處,絕非一般正常人所能比擬的。

反觀現今的社會,也許是因為不景氣的關係,造成自殺率特別高,許多人因為一時的不順遂,便開始怨天尤人或選擇輕生;看看這些人,他們四肢健全,境遇也並沒有比作者更慘。何以遇到不平順的人生遭遇就屈服了?人生有不順遂的時候,應該把失敗當成是一種成長的機會,並努力耕耘期待下一次成功的到來,如此人生才會保有希望,也才會過的越來越好。如果作者可以活得如此快樂,也能夠勇敢的迎向自己人生的逆境,憑甚麼一般正常的人卻做不到呢?您說是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