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聽完陳師傅的演講後,確定了一件事我不適合當剪接師(~)

在我已知陳師傅剪接的作品中我選擇了<夜奔>,因為之前看過有關中國古代戲曲戲子的電影都讓我映像深刻,像<梅蘭芳><霸王別姬>。另外,因為導演徐立功,在上課觀賞或老師推薦的影片中,常常會出現他的名字(老師上課特別提醒看片子需要看人員名單)

徐立功導演對台灣新電影的貢獻非常的多:創辦並推動多屆金馬國際影展,最重要的是他與許多1980年代新銳導演合作(擔任監製或製片),挖掘出許多具有影響力的導演,例如:李安、蔡明亮、楊德昌等。因此,<夜奔>他導演的第一部電影(也是唯一的一部)備受矚目。

看了一小段<夜奔>後,覺得有點平淡,而且一直讓我想到陳凱歌的<霸王別姬>,但後來前後反差之大的衝擊讓我有點震懾、感傷。兩部片子有許多像似的地方,倒敘的手法、時代背景(二次大戰日本佔領中國)、人物的對應等。<夜奔>較特殊的是旁白(英兒和少東的通信、對話)貫串整部電影。雖然有些人認為這是<夜奔>的敗筆處,其觀點為旁白太多,顯現出導演畫面說故事能力的不足。但,我個人覺得旁白能讓我更深入劇情,增加其渲染力;況且,上述觀點過於將電影局限在影像傳達,那電影的音樂呢?為什麼一定得影像為主?何況這部片到處貫穿崑曲(林沖,東方)和巴哈樂曲(少東,西方),以聲音為主應該不為過(只是,我認為本片在東西方的音樂變化上太少,有點無趣)。另外,<夜奔><霸王別姬>最大的不同是表現手法,相對於<霸王別姬><夜奔>以比較含蓄的手法探討東西方文化、父權、性向等話題,保留較多思考(想像)空間給觀眾。此外,以女性觀點(英兒)來講述整部電影抑是不錯的做法,但是最後在結局的部分主從關係有點亂掉。

我覺得這部片最大的敗筆在於林沖的魅力不足,他在台上的動作有點卡卡的,我也感受不到少東所描述的唱腔魅力,我到認為他們到長城(?)遊玩時,英兒唱得更吸引我。

我還蠻喜歡<夜奔>的劇情。將戲曲中抽像的夜奔與現實中的夜奔結合。英兒這角色非常奇妙,讓少東和林沖相識,最後成為他們兩的中間人─「這個城市還在,我還在。有人走過我身邊,問我這三塊墓碑。我說:『這裡埋的一個是我的妻子,一個是我的愛人。』我還是決定把你擺在我們的中間。」

電影的好與壞似乎有點難判斷,像隨著時代的不同,就會有不同的評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