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看了很多大家的文章,我發現有個趨勢,大部份同學的文章在經過一學期的課程之後,都有越來越好看的傾向。起初對情節的描述比重較大,到後來開始有對電影的技術方面(剪接、服裝、道具等等)多加著墨,影片時代背景的分析,導演的生平和風格等等。同學們已經不只是在看電影,而是開始可以欣賞和分析電影了。

        好文章很多,我舉出幾篇文章來說。

        《從「風櫃來的人」看「小畢的故事」》作者在看完了兩部片之後做比較,也很細心的觀察了兩部片的編導陣容,證實了他自己的觀點,也給了我們一些有趣的資訊,證明了台灣新電影時代互相幫助共患難的精神相當珍貴。

        在最近的報紙裡得知今年的金馬成就獎要頒給丁善璽,所以特別留意了一下同學們寫的文章。《丁善璽導演《英烈千秋》賞析》從時代背景開始分析,那個時代造就了這部片,也造就了丁導在影壇的地位。作者從電影角色的部分切入,仔細的分析角色性格,作者認為這些角色的設置,是這部電影在當時成功的關鍵。此外,他也點出了這部電影跟胡金銓導演講究細節比較起來,顯得粗糙。《丁善璽─樓上樓下》這篇,作者有觀察到導演擅長處理戰爭片所造成的拍攝瑕疵,也有觀察到導演在情節設計上的巧思,很細心。

        《「那個怎樣的年代」─漫談簡橋英烈傳》對於時代的背景和電影幕後製作的小故事是交代得相當清楚,讓我好像進到這部電影推出的時代,加上他對情節的介紹,突然熱血了起來,是我看了很有感覺的一篇。

        在陳師傅影展的主題裡,我發現很多人看《一年之初》。同學們藉著這部片,都感受到了剪接對整部電影帶來的化學反應,多線劇情經由剪接的技巧也可以呈現跟原本電影完全不同的風貌。雖然我沒看過這部電影,但看過同學們的文章後,也很想一探這種剪接的魔力。

        最後,我要提《屠忠訓導演電影賞析─歡顏─迷戀上那張倩影》這篇。從作者開頭所引的楔子開始,導演的生平、為何會吸引人的創新拍攝手法、劇情的推移手法、燈光、配樂到題材在那個時代所造成的突破,一氣呵成、面面俱到,作者的用心,讓整篇文章很有專業的架式。可以說透過這篇文章,我得以認識這位導演並貼近他的作品,這篇文章非常值得觀摩和學習。

        反觀我的文章都偏心得為主,可能是看的電影不夠多,功力不夠深厚吧,沒辦法提出較獨到的見解。不過,經過這學期的洗禮之後,我學習到了電影的很多面向,例如剪接、美術設計等等,從這些面向出發,慢慢累積分析一部電影的能量,相信,會越來越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nkyt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