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電影,這是一門綜合各家所長的藝術,同時包羅所有的聽覺和視覺。透過專業的分工,如劇本、服裝、場景和演員,再加上音效和剪接等後製,才能集合成一部好的作品。在這學期之前,我所接觸的電影,大部分都侷限於好萊塢,總是一堆聲光特效和滿滿的美式風格。很少有機會真正靜下心來,好好欣賞真正屬於台灣自家的電影。

      而什麼是台灣電影,是否只是我們熟知的海角七號或是艋舺那樣,發生在台灣,有台灣的導演,和大部分的台灣演員,充滿滿濃濃的台灣味才是所謂的台灣電影,一開始我即抱著這樣一個問題走進教室。同樣的問題,在第一堂課老師便回丟回來。而我也利用了課堂上的講敘過程,一步步的發現這條廣泛卻又可以狹隘的模糊界限。在這樣一個大題目下,所得的答案是主觀的,也許它有官方一套確切的定義方式。但是,電影就是因為難以定義,才之所以有無限可能。有一位同學更進一步反問:什麼不是台灣電影。這是一個更為明確且有趣的切入點,當一個人主觀地感受,何謂台灣電影就在看你自己能否接受了。

      在現實的生活環境,很少有機會去接觸早些年代的台灣電影作品。透過這門課,我認識了李行這麼一位先行者,和胡金銓這樣一位武俠大師。透過這門課,我了解到如何從作品中出看出性個,如何從手法中看出個性。從了解一個導演,到觀賞他的作品,這是一直以來我所沒有的經驗。而隨著時空背景的不同和推移。我們也能從中看出屬於當時年代的脈絡和風格。如八零年代後,如侯孝賢、楊德昌等幾位大師,透過系列的嘗試和改變,創造出有別於過往的新電影。而從中,我們透過欣賞當時年代電影作品,便可以明顯感受到變化。這是一個很有趣的過程,皆反映了當時的主流觀感和文化。

      這學期最特別的收穫是陳博文師傅和黃文英學姊的座談,讓我更深切地了解到一部電影的完成,不只是只有導演一人而已。是需要各種專業的合作。學習從不同的角度去看電影,如剪接手法和服裝場景藝術等,開發了更多更不同的視野。整體來說,最讓我感動是他們兩位對於工作的熱情,我可以真正感受到他們對於自己所做的熱愛,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也造就了他們在自己領域上的成功。

      最後反觀自己,電影是一項良好的抒發管道。對我來說是一個值得一生陪養的興趣。透過這門課的學習,我知道從更寬廣的視野去欣賞,從不同的角度去切入。生活是充滿色彩,而電影不就是一種生活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Hs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